1、土坨大小:因
造型松樹體龐大,移栽過程中為促進樹木成活,保持根系完整(有一定量的主根、側根、毛根),維持造型松水份、養分的供給,同時移栽后造型松不發生傾倒,按樹木地徑8倍確定土坨直徑為6m,厚度1.5m。
2、修枝:對樹冠層中的枯枝、部分病弱枝通過疏剪修去。
3、挖坨、注水、起苗:按確定的土坨半徑在地面劃線,外擴1.5m為挖坨起苗作業溝,挖溝深度2m。當挖坨深度達到1m時用起重機在樹冠中下部拴繩索將造型松固定吊住,以防傾倒,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挖坨中遇到大的側根(粗度>2cm)用油鋸或鋒利的斧頭進行斷根,盡量不要造成側根劈裂,并保持土坨帶土完整。挖坨達到要求的深度后,在土坨下部向里采挖50cm,然后用砂布包裹土坨四周,棕繩纏繞加固,用沖擊鉆在土坨外圍上下左右每隔80cm打深lm、孔徑3-5cm的注水孔。用注灌機通過注水孔緩緩向土坨注水,露天凍結5-6天,使其在土坨外層形成1m厚的凍土層;最后在土坨的外層用3cm厚的木板包裝土坨;用鋼絲繩捆縛木板,以防起苗吊裝、移栽過程中散坨,損傷根系。
4、標注方向:在距樹干基部1.3m的位置用紅油漆標注造型松南北方向,做到造型松移栽前后樹的方向不改變。
5、挖好移栽穴:在為使移栽的地點與原生長地的溫度、濕度、土壤類型保持一致,移栽點選在樹路北側綠化帶的北邊線上,距現有造型松約10m,正北偏東約5m。在移栽點開挖直徑7m、深度2.5m的移植穴。
6、預制混凝土支撐座:在移植穴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距造型松定植點7m的位置各預制深1.3m,底面邊長0.8mX0.8m混凝土支撐座,以固定造型松支撐桿。
7、回填土準備:先回填0.8m厚碎沙礫石層,以確保移栽根系透水、透氣。后將原造型松生長地起坨過程中挖出的壤土撿除石礫后拉運至移植點,用原土回填定植造型松。
8、移栽深度:不宜移栽太深,與原深度基本相同。
9、起苗移栽:用兩臺起重機起苗,一臺用繩索拴住造型松樹干中下部,另一臺用繩索拴住土坨,同步作業,將造型松吊起放置于移植穴中央,扶正樹干,拆除土坨外層的包裝木板,然后邊回填土邊踏實,當填土與土坨的上表面相平時,外加高0.6m、寬0.8m的環形澆水池壩。造型松的四周用4根粗15cm、長11m的鋼管作支撐柱固定造型松(上端固定在樹干高1/2--2/3處),以防造型松發生傾倒。
10、澆水、管護:造型松移植后,應及時澆透水,加強巡護,如果發現造型松有傾倒跡現,及早扶正并培土;以后表土不見干時不澆水。造型松移植半年內不得進行根部施肥。造型松移栽后,從4月上旬樹木萌動后至8月上旬,在樹干距地表2m的位置懸掛6升的營養袋,隔5天輸液1次(營養液:樹生或綠維康。使用方法附后),隔10天用高壓水槍噴水清洗樹冠1次。
11、挖坨、起苗、移植時間:建議在12月下旬-1月上旬進行,若過遲,土坨在起苗、移植過程中易散裂,影響
造型松成活。